上海首次发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处于中等水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添加时间:2007-5-23 14:24:00 点击:

  用于描述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的指数21日在上海首次发布。这一指数显示,2006年上海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状况总体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国有企业劳动和谐指数达65.94分,处于良好状况;集体企业为18.37分,劳动关系差。

  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和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成立的上海市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从去年3月开始设立课题组,对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状况开展研究,历时1年多时间,收集了有关年鉴和统计报表,调查了3000多名各行各业的职工,通过对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最密切的职工就业、工资收入、劳动保护与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及收入保障、劳动环境、权益实现和技能发展等指标和指数,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指标体系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设计出一套对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状况指标评估的体系。日前经上海的社会学家、劳动与保障、法学和工会专家等进行评审后认为,这套研究劳动关系和谐状况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适合应用于研究上海市当前劳动关系的和谐现状。

  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2006年劳动关系状况的评价,总体结果显示处于中等和谐水平。根据指数描述,国有企业达69.94分为良好、集体企业达18.37分为差;合资企业为69.55分,也属于良好,私营企业为30.18分,劳动关系一般。

  按不同行业对劳动关系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电力、水、燃料业达85.84分,金融、房产、信息行业达78.37分,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均为良好;轻纺、建筑、机械、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一般;餐饮、电子行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较低。

  上海市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对“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研究”的结果还显示,上海职工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在过去10年中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收入差距存在扩大化趋势;职工工资的增长,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还显过低且持续下降,1997年为15.18%,2000年为13. 50%,2005年为12.54%;工资收入两极分化现象仍突出,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与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工资比值从1比2. 14扩大到1比4.61.此外,青年失业问题日益突出,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就业形势仍严峻,女性就业边缘化比较突出,外来劳动力就业质量不高、劳动力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等。

  据悉,上海市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将每年发布一次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工会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指数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以提升劳动关系和谐水平。



出处: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