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维尔潘的报告回答了选民关心的首要问题,即如何应对高居两位数的失业率。德维尔潘的对策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混合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政府再拿出45亿欧元来解决就业问题。这一款项用于资助相关就业者,也用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其次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激发中小企业的雇工潜力,让小企业充当这场就业战役的“尖兵”。据法国媒体披露,法国失业率如此之高,同时却有50万个工作岗位没有人愿意干。新政府计划通过一系列经济法律手段来减少失业,同时打击滥用失业身份者。当德维尔潘读到有关严惩屡次不接受推荐新工作的失业者的内容时,议员席上响起了掌声。掌声反映了议员特别是多数派议员对政府的支持,也反映了社会管理精英与基层民众对法国失业现状有着不同的解读。
对这些新举措,议会多数派和企业雇主一方基本上表示支持,左派和工会一方则表示反对。此前,针对铁路交通等公共部门的罢工,媒体曾讨论过政府有可能推动立法,以保证社会基本运转。在得知此消息后,工会曾威胁说要“在大街上见”。报告没有提到这一点,说明在此问题上双方态度还未能一致。
施政报告也反映了法国在内政、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及外交等多重困难的交织下,政策选择余地的局限性。首先,由于法国必须遵守欧盟规定的财政赤字上限不得超过3%的规定,新就业政策特别是扩张式的就业政策,就必须先找到内部新的财政来源。报告宣布停止执行希拉克总统建议的减税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但增税又势必影响到经济增长。
其次,发达国家从石油危机时代起绵延几十年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既有政策原因,更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还有一国社会经济文化制度造成的社会惰性等软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不是一项短期政策所能解决的。
其三,在总统选期临近的情况下,触碰涉及众多选民利益的失业问题,风险与机会并存。如果能解决好失业问题,右派有可能从目前的低谷中崛起,继续掌权,搞不好则会丢掉执政权。
其四,新政府决定对法国煤气公司等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以获得财政收入。但私有化的结果可能会造成企业减员,这对解决失业问题是否有利值得关注。
除了失业问题,德维尔潘也泛泛地提到要保持法国在欧盟的地位。他还表示要推迟执行不得人心的教育法,加强公共投资,关注中小企业主年龄老化问题,要在公共采购中照顾中小企业、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等。人们注意到,报告提到要打击外国非法移民,采取有选择、有数量限制的移民政策。这令生活在法国的外国移民感到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