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联想年报发布会上。柳传志向媒体和投资人表示,“我向关心联想的人说一声再见”。柳传志从联想宣布收购IBMPC之后一直表示要退居幕后,他表示,“我向关心联想的人说一声再见。最让我高兴的,一个是对投资人的完全透明,第二是我选择了非常优秀的人接班。我要感谢香港股市,正是香港股市公正、透明的机制,使联想能够健康地发展。”
这是柳传志以新联想集团的“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向媒体和投资人告别。卸任董事局主席的他,以后不会出现在联想的财报发布会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融入IBM血液的新联想,今后将向着全新的方向前进,充满未知色彩。由于再向国际化的方向挺进,柳传志时代的烙印由于背景的不同,也将逐步被淡化开来。无论如何,一个人对一个企业的影响如此深远,在中国的企业还是不多,但不是没有。施振荣说:“交棒之所以难,因为培养接班人至少需要10年工夫,如果企业老是不授权,不花时间培养,那么任何一个时刻检视这个问题,都还要花10年才能解决,那当然是交也难,不交也难”。
截至2005年3月31日的财报并没有与IBMPC合并报表,年报显示,联想的整体毛利率由去年的14.62%上升至14.75%。纯利较去年同期上升6.4%达11.2亿港元,符合增长4%至15%的预期。由于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集团财年的整体营业额较去年微降2.7%为225.5亿港元。如果不计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影响,营业额全年增长1.6%。其中,手机业务告别低迷,手机的销量比去年大幅上升63%,进入国内品牌五强。
光荣与梦想,其实并不需要去意还留,本身因为这个舞台并没有失去了他,相反还在继续活跃着,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而已。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彻底交班杨元庆。毫无疑问,联想控股(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大股东)注定是柳传志个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舞台,61岁的柳传志企图通过资本路径实现联想的传承与再造。
有人说,施振荣退休了,同龄人柳传志为什么还不退?其实,早几年,柳传志就宣称退休了,到现在为止他没“退”也没“休”。柳传志表示,目前来说,联想控股还需要我,因为品牌还没出来,业务还没全部进入预定轨道。联想控股成熟的那一天可能也就是我重新谋划自己的开始。6月,联想控股品牌重塑与再造悄然启动。此间,柳传志向外界传递明确信息,“联想控股是我今后的工作重心,我将尽力培养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使他们在未来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慧眼识人对柳传志而言还是比较贴切的,杨元庆和郭为没有给他丢脸,尤其是杨元庆领衔的联想集团成功购并了IBMPC本身也是圆了柳传志一个梦。
柳传志的成功给许多怀揣梦想的人一个激励。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虽然有一定的时代特殊性,但是创业没有年龄之分,只要你有想法和激情,什么时候也不晚。这个舞台对谁都是敞开的,只是谁能成功就需要诸多因素的交织了,但没有梦想和激情显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