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现象咋成官员迈不过的“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添加时间:2005-8-30 10:54:00 点击:
           兰州市原市长张玉舜在审判期间,将自己的腐败行为归结为“59”现象。他说:“我由一名农村出生的苦孩子,成长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曾经也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但是在我的政治生命和人生道路中,跌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根本原因是自己长期身居领导岗位,放松了政治学习和人生观的改造,没有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失去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特别是在快退下来的时候,‘59’思想比较严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下经不起考验,在金钱和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 (8月27日 新华每日电讯)
 
  如果大家喜欢看反腐败新闻,就会发现这种反思快成了一种公式了,什么苦孩子出身,什么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什么59现象,什么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这种反思都会快听得耳朵起老茧了,大家都很是不屑。“59”现象毕竟只是一种现象,那么这种现象背后究竟又是什么呢?在张玉舜看来是“放松了世界观改造”。那么,究竟又是什么使得他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呢?

  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为59现象,把问题的原因都归结于个人的思想意识问题,认为只要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了。我以为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定势,也是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势,当然思想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人人是圣人,这个世界就没有反腐败的必要的。问题恰恰相反,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多少圣人,甚至我们原来心目中奉为圣人的,在走下神坛之后,其实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看来,单纯从思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必将继续证明的。这就是我们过去搞了很多的“运动”,试图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却怎么也解决不了原因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问题不是59现象的根本原因,59现象也不是很多高官堕落的根本原因。

  一般情况下,官员们之所以不敢贪且不能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追求上进的动力,想升职不敢贪,这大都是年轻干部。二是要保住自己的岗位不敢贪,毕竟公务员这个岗位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出了问题,损失也是蛮大的。三是害怕法律的惩处和道德的谴责。官法如炉,一般人是不敢以身试法的。四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其实人无所谓好坏之分,没有人天生是好人,也没有人天生是坏人。坏人不敢妄为也就变成了好人,好人恣意妄为自然就变成了坏人。要想使人不变坏,监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市长”反思自己敢贪而且能贪的原因时,只想到了第一条,对于后面的几条都没有反思,或者说,到了一定层次的干部,后面几个问题都不成问题了,他才如此有恃无恐。

  当然,他本人的反思只是本人的反思,如果我们也以为就只是59现象,恐怕就会放过真正的问题,从而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