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R软件各就各位

添加时间:2006-6-19 14:22:00 点击:
据IDC统计,在全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投资占10~15%,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市场的规模有多大,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其实,撇开一个个企业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来说,HR软件的市场需求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如果要构建中国企业经营所需要的“e-HR”社会化大环境,单单上述厂商的现有产品是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的,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e化的基础产品和分工更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增值产品,比如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测评系统,用来帮助每一个职业人个体科学地认识自我的职业锚、投资于正确的职业生涯道路,用来使中国的猎头公司使用科学化的、中国化的评价中心技术而不是“洋技术”或者靠经验“贩卖”高级人才,用来使招聘、绩效考核与继任者选拔等更加有“法”(标准化、量化的工具)可依;比如完美的学习、培训解决方案,使企业的HR便利地“购买”网上培训课程或者设计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与学习体系;比如巨大的、功能丰富的人才数据库、薪酬调查数据中心、成熟的行政事务外包商等等。
然而,为什么市场上突出的大多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人事管理电子化的需求呢?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1,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和观念淡薄,不少人仍停留在“人事”的落后阶段。

我国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却很差(教育水平、素质、知识更新和具体技能等)。很少有人把“人”视为可以开发和增值的资源去投资和经营。近年,上海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第2, 与中国企业的经营阶段和管理水平有关。发展市场经济诞生和培育了一大批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然而这些企业的经营阶段和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有的企业已经发展到同国际同类企业相当的水平,有些企业仍停留在作坊式、家庭式的阶段。管理水平的不同导致对HR管理的需求层次不一样。在IT或者其他快速成长的企业中,对HR软件有着强烈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有不断深入和细分的趋势。

第3, 相关理论研究有待加强。例如关于中国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与理念、关于人才测评、激励制度和薪酬调查等研究有待强化。

第4, 人力资源服务商市场欠成熟。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需求已经不小,但由于缺乏经营这个行业的人才,致使这种需求被暂时压抑着。

尽管如此,市场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上述几个缺乏的领域已经有先行者在慢慢地探索。在1年左右,我们回过头来再打量一下HR软件市场,那时的HR软件产品已经不再单调,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电子化、网络化的产品竞争激烈起来,市场开始更加细分化;e-recruit、e-learning、e-training等方面的产品丰富化。

各就各位,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资金和人才合理地安排到需要的领域和需要的时间。当然,政府还需要对这个市场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