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分析与岗位测评提纲

添加时间:2005-3-11 10:29:00 点击:
职位分析与岗位测评提纲 一、基本概念的确定 (一)职位与岗位 (二)分析与描述 二、岗位分析的基本方案设计及主要工作步骤 第一步:工作机构的组织 第二步:划岗归类 直线职能制:特点及适用范围 (一)机构的设置 事业部制:特点及适用范围 (二)岗位的设置 1、 岗位系列:根据职业类型划分 2、 岗位层级的划分:扁平化趋势及注意事项 (三)定岗定员的基本方法 1、 设备定员:操作岗位、值守岗位等 2、 任务定员:工作职责、工作量等 3、 效率定员:生产量、产出效益等 第三步:设计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实例之一: ————股份公司 人力资源部岗位说明书 岗位编码: 一、 岗位基本要素: 岗位名称:工资主管 岗位定员:1 岗位类别等级:管理   直接上级岗位名称: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下属岗位名称:工资管理、劳动统计 二、本岗位任职资格: 1、 最低学历或受教育程度:大专 专业要求:经济管理类 2、最低本行业或本专业工作年限: 从事劳动人事管理工作3年,其中在海洋石油工程行业1年。 3、最低知识技能要求: (1) 有中级技术职称: ; (2)会微机基本操作,能用微机起草文件,利用微机进行工资管理及核算; (3)借助词典,能阅读专业资料或相关合同 4、个性能力要求: (1) 组织协调能力 (2) 公文写作能力 (3) 统计分析能力等 5、特殊要求(年龄、性别、身体或政治素质等) 中共党员;保密观念强 三、最低岗前培训内容和时间: 1、岗前培训:3个月劳动法规培训;非劳动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人员要经过6个月的专业培训 2、在岗培训:人事、劳动组织、工资分配、社会保险、职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1个月的培训; 四、本岗位的工作特征及环境特征(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湿度,温度,噪音等) 主要是室内办公 五、 本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1、全面负责工资管理和社会保险工作; 2、负责处理工资、保险工作的各种业务问题; 3、负责工资各项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4、全面的准确掌握工资总额的使用情况; 5、负责建立和完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文件的起草。 6、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六、本岗位的主要权限 1、 人事权 :对所属人员有工作分配权、监督指导权、奖惩权、考核权、任用建议权 2、 财权: 3、 主要工作权限 : 有工资分配的处置权、组织协调权、制度解释权、执行建议权 七、本岗位主要考核要求 1、负责工资管理和社会保险工作,此两项工作出现较大差错一次,扣发50%月度奖金;; 2控制公司工资总额的使用情况,出现年度工资总额失控、超计划10%以上,扣发50%月奖金; 3建立和完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文件的起草工作,如达不到主管领导要求,每一项.次,扣发30%月度奖金; 4、因泄密造成工作损失,扣发1-3个月奖金; 5、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拖期一项.天,扣发10%当月奖金;交办领导一次不满意,扣发30%当月奖金; 6、代行上一级工作时,按相应职责考核; 7、上述考核,在年终奖中等量处罚。 八、备注: 本岗位任职资格第一条和第二条可以互补。 岗位说明书实例之二: (单位)------------岗位说明书 岗位代码: 岗位名称: 薪酬福利 部门名称:人力资源部 直接下属(人数): 直接上级: 岗位等级:五级 1、职责概述 负责薪酬管理、社会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福利管理 2、具体职责内容及考核标准 职 责 内 容 考核标准 1. 日常工资核定、标准调整及工资、津贴、补贴核发。 按时,准确 2. 起草工效挂钩核算报告。 按时,符合要求 3. 制定本院职工福利计划及长期激励计划。 及时、准确 4. 社会保险费的增、减、转移、结算等资料的上报及个人帐户等的管理、基金缴纳的核对、养老金标准的核算、上报、调整 帐务清晰、票账一致准确、基金安全 5. 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支付等账务的处理、个人帐户的管理 及时、准确 6. 制定院工资、效益工资、奖金、津补贴、福利费等发放办法,组织实施 及时 7. 8. 9. 10. 11. 3、本岗位所需的最低任职条件 资格项目 具体内容与标准描述 1. 学历与专业要求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劳动人事、经济管理相关专业 2. 业务知识要求 熟悉国家及地方有关劳动、工资的法律、法规、社会保险、用工等的规定;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财经、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3. 职称与执业资质 经济师以上 4. 岗位经验要求 有相关工作经验三年以上 5. 能力和技能要求 计划、组织、沟通、合作、计算机操作能力 第四步:完成岗位说明书 (一)确定工作细则和样表 (二)岗位要素调查 (三)审核与确定 第五步:岗位分析与岗位确认 (一) 工作量分析法 适用:有固定工作内容的岗位 操作要点: (二) 投入产出分析法 适用:高级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 操作要点: 等等。 三、岗位测评 第一步:选择评价要素并确定权重 要 素 权 重(根据企业性质确定) (一) 岗位劳动技能 20%左右 (二) 岗位劳动强度 30%左右 (三) 岗位劳动条件 20%左右 (四) 岗位劳动责任 20%左右 (五) 岗位流向 10%左右 第二步:确定测评方案 (一)单要素分析法 1、基本操作 2、利弊分析 (二)单要素问卷法 1、表样设计 ①标准表(白领、蓝领) ②汇总表 2、基本操作 3、利弊分析 4、注意事项 (三)复合要素问卷法 1、表样设计 2、基本操作 3、利弊分析 监督管理岗位的评价(举例) 级别 级别 下属类别 下属人数 1 普通职工 2 非管理专业人员 3 中级管理及专业人员 4 高级管理及专业人员 1 0 10 10 10 10 2 1-10 20 25 30 35 3 11-50 30 35 40 45 4 51-200 40 45 50 55 -- ------ ------ ------ ------ ------ 9 5001 90 95 100 105 (四)比较问卷法 1、比较问卷(举例) 1 2 3 4 5 6 本岗位较高结果合计 人力资源部经理 主管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炉前工 销售主管 主任会计师 2、基本操作 3、利弊分析 第三步:组织实施 (一) 试测 1、 试测比例 2、 试测要解决的问题 3、 试测中形成细则及权重、分数标准等 (二) 正式测评 1、 在大企业中几种方案混合使用的案例 2、 测评的组织 ①测评工具表的准备 ②职位说明书与岗位测评工具表的配比 ③集中测评 分散测评 3、 几个体系的拼接 (三) 检验、汇总、调试 1、 对测评表的验收要点 2、 汇总的程序 3、 调试的要求 第四步:岗位评价结果对岗位说明书的检验与修订 (一) 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形成岗位说明书 (二) 按照岗位测评的结果修正岗位说明书 [face=宋体][/face][color=Red][/color][color=White][/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