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
近几年来,物探局(现东方公司)的一些二级单位通过体制改革,成为股份制公司,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变为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面临着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大大加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的未来发展和整个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回避。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不论是否自觉,是否自愿,民营企业已无退路。开展国际经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民营企业家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即是如何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走向国际化。
立足企业实际,迎接机遇和挑战
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要在分析企业自身实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国际化的形势特点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不是想当然、拍脑袋的事,国际化经营并非是企业发展的捷径,不可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请进来”(资金、技术)、“走出去”(设厂、跨国经营),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以物探局的几家改制为股份制公司的民营企业为例,不少国外公司携品牌、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就机械产品来说,国外产品已占国内市场的1/3强,原机械厂(现改制为“宏业公司”)生产的勘探钻机,一直以来,其市场占有量在国内雄居首位,无人能及;原仪器厂(现改制我“俊峰公司”)的检波器等产品也在国内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优势。随着国门打开,这些公司遇到了空前的竞争压力,尽管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但就企业整体素质而言,存在的产业规模、国外市场份额的占有、技术水平还有差距。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角度看,在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在正视不足和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宏业公司自建厂以来,致力于物探钻机的研制和制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钻机专业生产厂家,国外的市场将是该公司的努力方向。中国的民营企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灵活快捷的企业机制,生产的很多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企业,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力太贵,不愿意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特殊优势。紧紧抓住这些特殊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将大有作为。
立足创新提高,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灵活和动力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全部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灵活和动力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其核心是培育别人所没有或虽具有但力所不能及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民营企业应坚持进行制度创新,激发企业竞争力。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变革体制、转换机制,激发自身提高竞争力的内动力。宏业公司、俊峰公司、北奥公司(原物探局机械厂、仪器厂、特车厂)在企业制度创新方面抓住了三个基本点: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以物探局、职工持股会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实现“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初步走上现代企业的轨道。二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三会四权制衡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健全和完善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健全建立业绩考核制度,使企业经营机制更加规范、更具活力。
除制度创新外,民营企业还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压力;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培育塑造文化精神,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正日益成为体现企业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需求。可以说,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载体,市场竞争是文化竞争的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集中表现在文化竞争力这个层面上。
立足全球战略,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引进国外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俊峰公司的产品虽然市场很好,但就其技术水平而言,仅是世界同类产品先进企业中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显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俊峰立足于企业实际,寻求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目前已与一家法国著名公司进行合资,致力于引进外资,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联合发展的国际经营战略。
民营企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还应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理清思路,充实力量,根据国际市场趋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以内促外,以外带内;加快科技进步,走高科技联合兼并之路,实行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目光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学会竞争的同时,更要学会合作,尽快发展壮大自己,提高竞争实力。
此外,民营企业还应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引进高、精、尖专业人才,逐步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色、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打破人才的地域限制,积极参与人才竞争,加强人才储备,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展国际经营所需的知识型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工作。
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追求的不是国际化本身,而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在发展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顺势而为,艰苦创业。通向国际化的道路曲折、艰难而富有挑战性。“革命尚未成功”,民营企业仍需努力!
2003年修改于宏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