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约有70%的人才离职都与其上级主管有关,因此主管在挽留人才方面的作用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可据另一权威招聘网站调查结果,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满意度在满分5分的情况下得分只有2.69分,勉强及格可并不乐观,企业主管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大费周折买到春节回家火车票的那一天,小罗(化名)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
“我的心情很复杂。”小罗向《第一财经日报》谈起这次辞职有些感慨。小罗毕业之后就来到这家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市场部摸爬滚打了4年多的他,干得一直都还不错,可部门几次升迁机会都和他擦肩而过,这让小罗很不爽。前几天,他从小道消息得知,“刚进市场部时间不长的小孙,年终奖都比我多”,这让小罗有些愤愤不平,恰在这时,有家不错的企业来暧昧地询问是否愿意“做些更重要的工作”。
拒绝过几次机会的小罗终于决定跳槽。“年终奖已经到手,而且新一年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也不耽误公司工作。”小罗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金三银四”
像小罗这样准备春节后跳槽的人不在少数。据某权威招聘网站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调查显示,在2007年初对15个行业的调查中,竟然有37.65%的白领计划春节后到新的企业上班。
这种让外行颇为惊诧的调查结果,不会让人力资源主管们有多吃惊,人力资源“金三银四”的说法流传已久。中华英才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根据2007年春节假期的时间推算,跳槽高峰出现的时间应该集中在3月份,以中旬发生几率最高。”
“选择这个节点跳槽并不奇怪,新一年,员工都开始规划自己新的职场计划。”智联招聘人力资源顾问郝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而且,企业绩效考评也已完成,考核中的警告或者激励信号传达给员工之后开始发生作用。员工对这些信号的不同解读也会刺激员工流动,比如年终奖发放、调薪公平与否,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们煞费苦心搞出的年终奖和调薪方案,恰恰可能是不少人离职的导火索。
同时,春节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上升。
企业在新的一年也会推行新的计划或者进行业务调整,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很旺盛。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解读为应对春节后员工大量跳槽的应急之举。可在春节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最为繁重,年会、考评、调薪等各种事务都让企业无暇顾及一般人才招聘,春节后招聘需求的释放也促进了“金三银四”的形成。据上述权威招聘网站调查,春节后有21.95%的公司有计划“大量招聘新人”。
哪些人才跳槽几率最大呢?“春节后人才流动的最大特点是金字塔形状。”郝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最底层为中低端人才,其次为中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季节性并不明显。”
据某权威招聘网站调查结果,从职位分布来看,接近七成是普通员工,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中层主管的比例也相当可观,为27.70%;其余高层主管比例则很少。“大学生近几年就业困难,很多都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这也加速了春节后的人才流动,“毕业工作半年后,重新择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也比较大。”郝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前景和“钱景”
“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经常接到员工的辞职报告。”一家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辞职报告都是他不愿意见到的,作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让他发愁的并不是招不到人,而是“该走的没有走,不该走的却走了;平凡的没有走,优秀的却走了”。
中华英才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员工流失不可怕,合理的流失率有利于企业保持活力,但如果流失率过高、核心员工留不住,却直接损害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工作质量和其他人员的稳定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