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期集装箱产量下降?集装箱需求是短期的波动还是趋势性的下降?中集集团未来的业绩能否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公司到底应该归类于周期性企业还是成长性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会同华夏证券资深研究员郑贤玲博士走进中集集团,试图就上述问题求得答案。
公司裁员:季节调整还是大势所趋?
记者: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航运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否影响集装箱需求?中集集团裁员的传闻与此有关吗?
于玉群(中集集团董秘):我想,你所指的航运指数下降应该是干散货运价,集装箱运价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波动。影响散货船运价指数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宗原材料需求变动,而影响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增长。受集装箱航运持续景气的影响,集装箱需求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持续强劲。通常年份,集装箱需求旺季持续时间一般在8到10个月,自去年4月份到现在已经持续有14个月旺季,目前出现购箱上的季节性波动,相应地集装箱生产的安排也会进行调整。集装箱工厂的工人一直都是按照生产进行安排的,旺季时会增加工人,淡季时也会减少工人。但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裁员,只是工作时间和季节工安排的调整。
放缓生产:产品需求是否进入下降周期?
记者:由于2005年至2007年是全球新船下水的高峰,但预计世界贸易增长幅度将低于船舶运力增长幅度,2006年全球运力可能出现过剩。集装箱需求会否因此而出现下降?
于玉群:运力过剩是船舶运力供给与贸易之间的供求关系,而集装箱需求是集装箱保有量和集装箱货运量之间的供求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供求关系。虽然船舶供应较多,但集装箱生产周期短,船东主要根据当时的贸易需求来决定购买集装箱,在船舶运力出现过剩时,由于贸易总量的增长,对集装箱的需求总量仍将保持上涨。至于目前中集集团集装箱生产节奏放缓是季节性原因还是周期性原因,我们分析,目前集装箱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箱东对贸易预期下降;二是需求淡季被延后;三是目前市场预期钢材价格下降。不过,我认为影响集装箱需求的最重要因素是集装箱货运量。从各方面因素分析,集装箱货运量仍将持续增长。
郑贤玲:我们预测第三季度集装箱实际用箱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预计影响箱东提货的因素———空箱回流和提前购箱量大约影响需求2—3个月。近期集装箱产量调整不是趋势,而是公司应对空箱回流和市场预期的短期策略,不形成周期下滑的趋势。
成本变动:毛利率会否大幅变动?
记者:2004年以来的集装箱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中集集团产品毛利率大幅上涨;目前钢材价格回落,且产能上升,集装箱价格将迅速回落,会不会导致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
于玉群:集装箱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原材料成本影响。我们对全球集装箱贸易并不悲观,且到目前为止,集装箱钢板的价格变动不大,箱价也没有多少变化。中集集团的毛利率高于同行是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的体现。实际上,这些年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2004年集团公司大小创新项目达到160多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美元。
郑贤玲:从供求关系来看,产能不等于产量。集装箱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产能一直是大过实际的产量。近期有公司宣布进入集装箱制造行业,应该不会根本改变产能和产量的关系。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集装箱制造行业仍然是一个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产业,中集集团和胜狮货柜(资讯 行情 论坛)两家公司基本上拥有整个行业80%左右的产能,使得行业格局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相对平衡。
增长预期:中集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企业?
记者:航运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但回顾中集集团上市10多年的表现,公司业绩和航运周期相关度非常小,公司上市以来保持了持续上涨的趋势。您认为中集集团是周期性还是成长性企业?
于玉群:我们认为,集装箱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但不得不承认,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些波动。公司在行业变化和发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现阶段把公司盈利能力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司非常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全球制造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公司的传统优势,打造世界级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我相信未来的中集仍然会是一个高成长性企业。
记者:近期,中集集团股价持续下跌。请问您对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于玉群:近期公司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能告诉投资者的是,中集的基本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恶化因素出现,对于市场给出怎样的估值水平,则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公司的价值最终会被市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