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金地董事长出走 深圳物管业现“门户独立”

[ 来自: 网络 | 时间:2005/8/15 9:39:00 | 浏览:914 | 收藏本文 ] 【

         朱江终于可以不用再看开发商的脸色了。

  他最近辞掉了原金地物业管理公司董事长的职位,带领一群部下,加盟公元物业公司,与金地集团脱离干系。

  “深圳市公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公元公司”)是一家独立的物业管理公司,于2005年1月以30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记者得到的消息是,公元物业的实际控制人就是朱江。

  早在今年3月份之前,金地物业所接的30多个顾问项目已经全部移交给公元物业,公元物业还接受了原金地物业的80多位顾问人员,金地集团退出了物业管理顾问业务领域,人员和项目,被朱江几乎全部带走。

  这是深圳物业管理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分灶”事件。深圳的物管业一向是依附于开发商,没有独立的声音,但这次,朱江打破了这样的惯例。

  暗渡陈仓?

  朱江原是深圳金地物业管理公司的董事长,深圳市中科讯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度将金地物业公司打造成为中国管理面积最大的物业公司,到目前为止,金地物业公司还是全国管理面积第三大的公司,名列万科之前。记者从一位金地内部人员处得知,3月25日,时任金地物业董事长的朱江签发了一份内部公告,称金地物业公司已经正式和深圳市公元物业管理公司签约合作,由公元公司整体接收金地物业公司的顾问项目和工作人员。

  朱江在公告中称,这是为了落实金地集团关于物业公司“终结顾问业务”的战略调整要求。

  同时,公元公司将完全采用金地物业顾问业务的作业流程,并由原来金地物业顾问业务的管理团队继续负责以前服务楼盘的管理。朱江还特别强调,金地物业公司与公元物业公司的合作不涉及国有或公司资产的流失问题,公元公司在顾问业务上的收入——顾问费,只与顾问人员向客户提供的顾问服务有关。

  这件事,从三四月份开始,已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对此,有人质疑是朱江在玩双手互搏,暗渡陈仓,甚至将这件事上升到国有资产流失的高度。那么金地为什么甘愿退出物管业,又为什么甘愿把资源和原班人马全部转移到公元物业管理公司呢?

  记者在深圳红盾信息网上调查到,深圳市公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是黄显达,成立日期是2004年12月,注册资金300万元,三位股东黄显达出资额123万元,向伟出资额18万元,张实睿出资额159万元。其中并没有朱江的名字。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元物业一成立,就有了顾问项目30个,平均每个项目顾问费45万元,支出成本按照收入的35%计算,总收入1350万元,总支出为472万元,利润为878万元。也就是说公元物业固定盈利其实是非常可观的。

  这位人士向记者表示:“朱江能够成功将老东家的业务顺利转移,说明深圳的物业公司管理漏洞还是很多的。”

  谋求独立经营

  深圳的物业管理欲独立门户,朱江并不是第一个。早在2001年初,万科物业总经理陈之平出国学习,2003年7月正式辞去万科所有职务。这是深圳物业管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人事变动。于1997年4月开始任中海物业董事长总经理的李立新,2000年10月19日成立“中海外承物业公司”,2001年12月3日,“中海外承”更名“开元国际”,原中海物业80多人转移到新公司。2002年3月14日,李立新在深圳被检察机关收审。这是深圳物业管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另立门户事变。

  金地物业董事长朱江自立门户算是第三次重大事变了。有专家对记者表示:“这与物业管理行业的制度安排有关系,物业管理一直遵循的是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和开发商形成的这种固定的父子关系,是症结所在。”

  记者了解到,物业管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采用的是资质准入制度,而且物业管理企业“接项目”也不容易,即便是外资物业管理企业也是一样很难接到项目。即使在物业管理发达地区,市场化的公开招投标尚不足10%,市场化水平极低,因此,尽管金地物业管理在业内大名鼎鼎,但摆脱不了和开发商金地集团的这种从属关系,因此谋求独立,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直是物管业的理想所在。

  一位物业管理公司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几乎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清楚地预示了物业管理将要面对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从1981年到现在的整整24年中,与其说是在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倒不如说是在进行着一场挣扎,一场在地产附庸与独立产业之间的痛苦挣扎。

  有人把开发商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形容为“父子”关系。这一“父子”式的宿命关系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仍旧未能完全摆脱。

  一项权威统计显示,目前全国2万家物管企业中,70%属于开发商办的,20%属于房管所改制或后勤单位改制,纯粹意义上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仅占10%的份额。

  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并不甘心仅仅把自己当作地产公司的附属,在他们面前,同样有着极为诱人的市场前景,“分业经营”对于物管企业来说有着更大的利润空间,为什么不能把物业管理当成一个独立的行业来运作?

  然而,“朱江事件”目前来看还存在明显的问号,朱江不但是“深圳市公元物业管理公司”的幕后控制人,同时,他是金地的第三大股东,2000年6月15日以10100万元注册成立的“深圳市中科讯实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朱江,其余两个股东是张小峰和朱峰。而中科讯历来被认为是金地实现MBO而专门设立的公司。

  那么在能够获得金地股份的情况下,朱江为什么要另立门户?

  父子关系纠缠不清

  事实上,专注于地产专业化开发的地产开发商显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弊端,万科金地都在逐渐淡出物业管理行业,开发的开发,物管的物管,这样才符合细化分工。

  记者了解到,万科在承接深圳鹿丹村物业管理三年后,便全身而退。当初从万科物业分离出去的专门承接万科品牌之外地产项目物业管理的万科发展,最终在今年初与万科物业再度合并,将主要精力放在万科自己的产品上。王石曾公开表示万科集团每年补贴万科物业2000多万元。

  而声名显赫的金地物业从去年开始就宣布战线收缩,退出顾问业务。金地集团高层人士称“希望通过这种调整使金地的客户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

  记者从金地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了金地集团关于分离物业板块以及对朱江离职的说明:“年底起,金地集团实行物业业务战线收缩,退出顾问业务,全力经营自有物业。在金地物业公司的战略调整过程中,原物业公司董事长朱江提出离职。在物业业务战线收缩之后,朱江本人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考虑,提出离职,以寻求更大的平台。”

  就此次朱江事件,有业内人士透露事情还在进一步发展当中。

  金地一位不愿接受采访的高管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金地物业顾问业务分离是计划中的工作,还需要做更多的沟通交流。”

  此外,记者并没有得到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