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房地产操盘手谢幕 徐林宝卸任中华企业

[ 来自: 网络 | 时间:2005/9/2 14:16:00 | 浏览:829 | 收藏本文 ] 【

         徐林宝此次卸任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下称“中华企业”)如此低调,以至于这次的人员变动在2个月前实现平稳交接,却几乎没有见诸报端。

  业内人士猜测他接下来依然会在上海的房地产界继续发挥能量,但是从卸任开始至今,徐林宝并没有在公众面前再次露面。

  徐林宝的地产传奇

  记者从中华企业内部得知:在8月刊的中华企业内刊中,徐林宝的名字将不再出现。而这一人事变动是在中华企业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上决定的。从这次4月底召开的会议中传递出信息:朱胜杰担任公司董事长,接任原董事长徐林宝。据称:朱胜杰曾担任过上海房地(集团)副总经理。

  由官员身份下海的徐林宝,其资本运作的能力十分突出。

  1996年组建上房集团时,徐林宝选定从存量房交易服务入手,推动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就此打开了住宅消费专业服务这个几乎被忽略了的庞大市场。

  与上房置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相同步,上房集团成功收购上市企业“ST嘉丰”,经过资产重组,注入置换业务资产,股票代号更名为“金丰投资”,主营业务变更为住宅消费流通专业服务。2002年金丰投资置换业务交易额达到36亿元,在上海设立的门店也从36个增加到206个,同时,上房置换在成都、长春、杭州、北京等8个城市落地。

  到2002年,拥有“金丰投资”和“中华企业”两家上市企业的上房集团,总资产超过102亿元,土地储备达到9862亩。这时徐林宝操盘的地产大鳄刚刚启动。

  继造就上房集团之后,更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发生在中华企业一系列成功的资本运作中:先后成功地收购了上海古北(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房地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成为上述两家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企业的控股股东;此后又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的托盘行动,淮海中华大厦、御品大厦和静安中华大厦等烂尾楼项目的成功营销,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操盘案例甚至被收录在中华企业董事会对作为离任董事的徐林宝作出的任职评价中。

  中华企业的资产收购

  徐林宝对中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者从中华企业内部了解到,目前中华企业已经找到了一个集团内优势互补的操作方式,就是在一些地产项目上,将上海古北(集团)有限公司的土地操作优势和上海房地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资产经营优势相互结合,以此来实现开发项目的共赢。在中华企业收购古北及经营集团股权后,公司董事长由控股公司上房集团董事长徐林宝出任,而中华企业原董事长孙勇出任古北集团董事长。

  而前期资本收购的操盘手就是徐林宝。

  徐林宝曾表示,收购为中华企业的主营业务赢得了相当大的土地储备,去年开工量达到145万平方米。以中华企业为主,上房集团实质性地介入了上海浦江开发、旧区改造、一城九镇的建设中。

  由当时控股公司上房集团董事长出任中华企业公司董事长可以看出,上房集团对中华企业寄予了较大的期望,公司管理层有意通过这个上市公司窗口进行较大的资本运作。

  但是,2004年7月的两份国有股划转协议却在顷刻间使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两家地产企业的第一大股东,上房集团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对于此次国有股权划转,以及之后的管理层调整,分析师表示:这种管理层次的调整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并不大,从金丰投资和中华企业的房地产发展态势来看,它们业绩的提升会对大股东有所促动。

  但是,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受益方已经不是上房集团。从一开始的100多家关联企业到如今仅着力于十多家子公司的改制工作。“徐林宝有可能在其他领域继续其地产界的工作,而徐林宝的卸任是不是代表着中华企业在上海地产集团的领导下,通过其已经完成的组织架构开始新一轮的扩张,现在还未可知。”知情人士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