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七成知识分子濒临“过劳死”保健意识待提高

[ 来自: 网络 | 时间:2007/12/5 15:11:00 | 浏览:1391 | 收藏本文 ] 【

  由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服务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南昌市卫生局共同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副主任孙隆椿以及多名我国健康领域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针对如何提高全民保健意识以及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指出: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使人们不断地以透支健康来换取自我生存价值,因此提高全民保健意识,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应是我国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郑守曾教授的报告中提到,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随着加班的“普及”,年轻人死在办公室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北京、上海以及南方经济发达城市,“过劳死”问题有日益严重,而且呈现出向年轻人这一低龄化蔓延的态势。根据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的调查显示,我国有七成知识分子正处于‘过劳死’的边缘。

  在本次会议上,专家们指出, 白领、骨干和精英是“过劳死”频繁光顾的对象。从事IT、金融、传媒业、科研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等成为“过劳死”的高危群体。这类人群应该半年做一次正规的健康体检,且家中应常备一般性家用医疗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血压剂等。而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更应常备如血糖仪、氧气机等检测及维护器械。从而使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危险因素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

  中国助残手拉手阳光工程“爱心单位”——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机构的董事长柏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和康复护理产品是专业性极强的产品,购买时不能看价格、看外观,而应注重自身的适用性。例如轮椅,据2007年初全国轮椅大普查中的调查显示:70%的轮椅使用者在使用着不适合他们的轮椅,大多数有需求的老年人甚至不知道该购买什么样的轮椅。透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指导服务是医疗器械和康复护理产品购买的关键性因素。

  本次会议特别提到自我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提高的重要性,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服务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徐华勇秘书长说:“由于职场竞争的压力,很多人都是牺牲健康去换钱,等老了再用钱去买健康,可是很多时候,健康是钱买不来的。健康重要还是工作重要?无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