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添加时间:2007-3-1 9:39:00 点击:

  一、完善制度,转换机制。一是要加快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长时间以来,实行按劳取酬的呼声很高,但真正体现这一机制的做法很不到位,特别是信用社长期执行计划工资模式的体制下,纵向、横向仍存在收入均衡、吃大锅饭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结合客观政策,从内部管理体制入手,推行聘任合同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真正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全方位推进优化组合、优绩优效,逐步实行按职务(职称)、岗位报酬的新机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年薪制、计时工资制等,使报酬成为解开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杠杆。

  二、加大培训和培养力度。在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三结合的原则。首先坚持人才选拔和系统培训相结合。目前,农信社队伍庞大,冗员较多,整体素质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队伍调整和系统培训的办法。一方面,在继续淘汰一批素质低下、不适应工作岗位员工的同时,抓紧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通过人才增量的调节来改善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另一方面,鉴于农村信用社系统主体队伍已经形成,必须立足现实,靠系统性的培训逐步改善人才素质结构,妥善安排人才成长的梯次,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地。

  其次坚持专才培养和通才培养相结合。信用社是技术密集型的特殊企业,对管理、素质、技能、微机的要求比较高,为了适应业务不断创新的需要,需要有一批门类齐全、作风过硬、技术优良、吃苦耐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技术支撑。同时还要造就一批既精通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又能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发展趋势的外向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对这部分人才要以提高其综合管理水平和战略规划能力为主,以增强其全局观念、战略观念、超前观念,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

  再次,坚持人才的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坚持系统内现有员工的培养教育,提高现有职工的整体素质是一条现实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引进人才。引进外部人才的途径有三个:接受对口专业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从邮政储蓄、其他金融机构高薪聘请微机、写作、市场营销顶尖人才;从党政部门有计划地引进几个社会公关人才,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局面,为信用社的扩展铺平道路。

  三、敞开员工出口。要立足于“动大手笔、做大文章”,以惊人的胆略、超常规的步伐,大刀阔斧地裁减现有的冗员。一是买断一批。尽管各地正在实施这一做法,但有的联社过分地算经济账,致使买断人员了了无几。在这方面,要树立花钱买机制的新观念,尽可能地将那些无所作为的冗员一次裁清。二是内退一批,对那些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事倍功半的员工,符合内退条件的,要坚决让其办理内退手续。三是清退一批。对那些手脚不干净或沾染黄赌毒的“九种人”要硬起手脖坚决清退。通过这些措施,要使现有员工队伍“瘦身”50%左右。

来源:中国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