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响鼓人力资源社区 >
谷妞下午茶--【端午节】
时间:2016/6/8 16:31:14   来源:中人会

端午节,快乐!

好一派热闹景象
~
龙舟下水喜洋洋
!
吃粽子,
撒白糖,
插艾叶,
五月五,
是端午,

端午

端午

端午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裏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壹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靓《歲時廣記》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壹爲端壹,初二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通用天幹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爲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起源

起源“端午”壹詞最早出現于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于何時──長期以來衆說紛纭,說法不壹,爭論不休。關于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流傳甚廣的“曆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檩《荊楚歲時記》,認爲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屈原。還有認爲是紀念伍子婿、紀念曹娥等。


聞壹多先生認爲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曆史教育》(見《聞壹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認爲端午節起源于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說端午節源于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壹說》)

传说

传说因之前對曆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于某些曆史人物碰巧與該日有關聯,于是便産生了“紀念說”,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近代的史學家不斷指出紀念屈原這說法的錯誤,因爲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已經存在。綜覽漢魏文獻資料可發現,漢王朝經曆四百余年曆史,充滿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前時代的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只言片語記載,因而許多學者認爲端午節與屈原無關。


曆史文學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愛和恨的記錄留給後人的紀念品。而重論理、愛憎分明的“漢魏文人”痛恨忘恩負義又稱雄壹時的霸主越王勾踐、晉文公,把悲憫之心投向直言敢谏的伍子婿與功不求報的介子推、東漢蒼悟太守陳臨,于是在漢魏後便把節日與曆史人物聯系在壹起。在今吳(浙江地區)有五月五日迎伍子婿的習俗(《曹娥碑》),而晉地有追念介子推之說(《琴操》)


【纪念屈原说】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系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他身後400多年的事了。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壹起。


【紀念伍子婿說】伍子婿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婿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婿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阖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婿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婿,夫差信之,賜子婿寶劍,子婿以此死。子婿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挂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婿之屍體裝在皮革裏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婿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說】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說】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記載,端午節系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习俗

习俗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壹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産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划龙舟】“龍舟”壹詞,最早見于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爲“飛龍”即龍舟。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于遊戲之類。《舊唐書》中記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于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彩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爲娛樂。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即描繪此景。又明代帝皇,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看禦射監勇士跑馬射箭。清代則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


【挂艾草與菖蒲】端午節在門口挂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壹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爲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爲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爲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爲“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爲“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壹段記載“截蒲爲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于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爲虎形,或剪彩爲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爲蒲劍,以驅邪卻鬼”。端午是入夏後第壹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挂幾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戴香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芝、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靓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壹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壹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最后谷妞祝大家端午节快乐!